训练赛结束,bao教练看着录像,眉头紧锁。
“你们看,他这几波,完全就是十分低级的失误嘛。”
他表示完全无法理解。
为什么比赛场上宛如战神一般的林绝,在训练赛上表现竟然如此拉胯。
几位数据分析师也是不解的摇摇头,这要换做是其他人,估计今后都不可能有训练赛打了,甚至比赛都上不了场。
但这可是林绝。
昨天刚刚在kpl的舞台上,在对面领先两分,拿到赛点的情况下。
以肉眼可见的操作优势,带领团队强势让二追三,击败了a组大魔王lgd。
“难道是他状态不好?昨天熬夜了?”
“还是发烧了,发烧也有可能影响状态。”
“不能吧,我看他今天都挺正常的啊!”
ag的教练团都在窃窃讨论着。
这时,助教c猛然想到了什么,惊声说道:“难道绝迹是那种很罕见的大赛选手?”
“大赛选手?”
bao教练沉吟片刻,反复咀嚼这个名词,眼底浮现出一抹了然的神色。
对,很可能是这样!
大赛选手,指的不一定是至关重要的总决赛。
而是根据一个选手在真实比赛的高压环境下的表现裁决出来的。
比赛越重要,队伍流量越大。
比赛受到的关注度就越高。
每个人的操作,都会被观众,解说,二路解说,乃至教练,用放大镜仔细观察。
在这种情况下,有些选手可能因为比赛经验不足,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,而在比赛中出现受迫性失误。
比如对线,打团的时候很迷,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。
又比如关键团战不敢上去输出和操作等等。
这就是为什么,有些选手训练赛能把把乱杀,到了比赛上就焉了吧唧的原因。
毕竟,训练赛没有观众看着,自己再怎么失误,顶多就是挨一顿教练的批评,不至于到上热搜被全网嘲讽,甚至留下名梗的地步。
当然,也有些选手,正好跟这种普遍情况相反。
比赛的关注度越高,选手就感觉自己好像站在聚光灯之下,精力反而更加集中,操作则会更加犀利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