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她这个正室,才是老爷的夫人,将来是要一起享受子孙香火的。
等着瞧吧,哪一天安氏没有颜色,到时候且有得看。
她吹了一下茶,慢慢地品茗起来。
一连两天,李复儒都歇在正院。
巩氏心情变得极好,连带着看李锦素和李锦瑟都顺眼了许多,还命人送了补品给李锦瑟。
当李锦素来向夫妻俩请安时提出巡庄的事,巩氏当下就同意了。
不过念她年幼不经事,还是让段雯秀陪着去的好。
“母亲,那庄子眼下还不知是何情形,女儿不想大姐姐劳心。
母亲如此疼我,不如多派两个家丁跟着。”
自打前一次两人挑明说话后,巩氏再面对这个继女,思量多了一些。
闻言道:“三娘到底懂事多了,也好,就多派两个人跟着,老爷以为如何”
“你办事,一向是妥当的,就依你说的办。”
李复儒这话说到了巩氏的心坎上,当下面露喜色,点了两个家丁,让他们陪李锦素去庄子。
李锦素心知,这两个家丁都是巩氏的人。
不过让家丁跟着,总比段雯秀去要好一百倍。
家丁是男人,总要避嫌。
得了准话,她立马做准备。
隔日便带着成妈妈和墨语出了城,开始巡庄。
她一到,庄子上的人全部出来迎接。
一张张陌生的脸孔,有老人有妇人还有孩子。
他们的眼神各异,有打量的,有躲闪的。
躲闪的那几人,她只看了一眼,心里便有了数。
说起来,红绫和朱绢都发卖了,他们的老子娘还在。
这些人定是她们的家人,所以才不敢看她。
让他们一一上前自报姓名,成妈妈认识的人多,轻声在她耳边提点。
她喝着茶,慢条斯理地询问着,问他们以前的差事,现在的差事。
因为大家都是从别庄移过来的,加上从冬到春,很多作物还没有开始种植,所以暂时都没有固定的差事。
“你们都是佟家的老人,跟着我娘陪嫁到了李家。
我娘信任你们,让你们打理庄子。
我娘去时,我年纪尚幼,仰仗祖母代为管着。
这些年,我是第一回见你们,想来你们也快忘记我这个主子了。”
“姑娘…奴才们没有一日不想着姑娘。
但凡是有好东西,无一不念着姑娘,托人送到府中。
前些日子朱绢那丫头被人陷害,亏得姑娘善心,没让她遭什么罪,奴才一家感激不尽。”
说话的是红绫的爹,张德贵。
(第3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