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车载着柳秋莎直奔内蒙古,一路上,柳秋莎的心情很悲壮,有点像她当年从延安赴东北那种感觉。
柳南的部队很好找,她找到柳南时,柳南正在操场上带一队女兵搞训练。
柳秋莎站在那里,望着女儿柳南。
柳南刚开始并没有看见母亲,她做梦也不会想到母亲会来看她。
这些日子,柳南瘦了,也有些憔悴。
这一切对柳秋莎来说并不清楚,在她的眼里,女儿大了,变得更加漂亮了。
她站在那里,心想,这就是女儿,我的女儿。
那种悲壮又一次在柳秋莎的心头涌动起来,突然,她的双眼潮湿了。
也就在这时,柳南发现了母亲。
她认真地看一眼母亲,又看一眼母亲,待确信眼前真的是母亲时,她向前跑了两步,突然又停住了,娘儿俩隔着几步的距离就那么相望着。
母亲的嘴唇颤抖着,女儿的嘴唇也颤抖着,女儿突然喊了一声:妈!
母亲也喊了一声:柳南——
接下来,母女俩就拥抱在了操场上。
多年不见的娘儿俩,都在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。
就是在宿舍里,她们的话语也不多,更多的时候,她们在用眼神相互交流着、试探着。
柳秋莎望着女儿,觉得女儿真的是长大了。
女儿的长大不仅体现在身体上,更重要的是女儿的神态,女儿的神态让她突然觉得女儿成熟了。
她从女儿的眼里看到的是刚强、果断。
柳秋莎又想到了年轻时的自己,她一直希望在三个孩子中,有一个孩子能像自己。
今天,她终于找到了,眼前的柳南就是年轻时的自己。
想到这儿,她沉寂了多年的心,呼啦一下子就打开了,见亮了。
柳秋莎从来没感到有这么踏实和幸福。
那天,她冷静地说:柳南,你的事我都知道了。
柳南答非所问地说:爸爸好吗,一家人都好吗?
母亲望着女儿,目光穿过女儿的眼神,一直走进女儿的心里。
母亲说:你留在部队我支持你。
母亲又说:没啥大不了的,剩下你一个人照样过日子。
孩子,你记住,从今以后部队就是你的家,妈永远跟你站在一起。
柳南终于控制不住了,她大叫了一声:妈——便扑在母亲的怀里。
柳南哭了,这是她离开家后,这么多年第一次痛快淋漓地哭泣。
母亲拍着女儿的后背,正如当年哄着委屈的女儿一样。
母亲也哽着声音说:小南,妈高兴,真的高兴。
那天晚上,母女俩躺在了一张床上,说了好多贴心话。
母亲是这样开场的:闺女,还恨妈不?
女儿在母亲的臂弯里摇了摇头。
母亲说:我打过你,也骂过你,最后把你送到了部队,原本都为你好。
柳南说:妈,我知道。
母亲说:你不知道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