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七七年再版后记-《家》

(第1页)

《家》是我四十六年前的作品。

四十六年来我写过好几篇序、跋和短文,谈我自己在不同时期对这部作品的看法,大都是谈创作的经过和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,很少谈到小说的缺点和它的消极作用。

我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写作了二十年,写了几百万字的作品,其中有不少坏的和比较坏的。

即使是我的最好的作品,也不过是像个并不高明的医生开的诊断书那样,看到了旧社会的一些毛病,却开不出治病的药方。

三四十年前读者就给我写信,要求指明出路,可是我始终在作品里呼号,呻吟,让小说中的人物绝望地死去,让寒冷的长夜笼罩在读者的心上。

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谈起,他们最初喜欢我的作品,可是不久他们要移步向前,在我的小说里却找不到他们要求的东西,他们只好丢开它们朝前走了。

那是在过去发生的事情。

至于今天,那更明显,我的作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任务,让读者忘记它们,可能更好一些。

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次重印《家》,向我征求意见,我表示同意,因为我这样想:让《家》和读者再次见面,也许可以帮助人了解封建社会的一些情况。

在我的作品中,《家》是一部写实的小说,书中那些人物都是我爱过或者恨过的,书中有些场面还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。

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,我就写不出这本小说。

我说过:“我不是为了做作家才写小说,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。”

我写《家》就像在挖开回忆的坟墓。

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,我就常常被迫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,得到悲惨的结局。

我写小说的时候仿佛在同这些年轻人一起受苦,一起在魔爪下面挣扎。

小说里面我个人的爱憎实在太深了。

像这样的小说当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。

我承认:我反封建反得不彻底,我没有抓住要害的问题,我没有揭露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,我对自己批判的人物给了过多的同情,有时我因为个人的感情改变了生活的真实……等等、等等。

今天的读者对我在一九三一年发表的这本小说会作出自己的判断,不用我在这里罗嗦了。

《家》这次重版,除了少数几个错字外,我并未作新的改动。

巴金1977年8月9日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