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文和孝武一人背一捆铺盖卷儿回到白鹿村。
因为学生严重流失,纷纷投入城里新兴的学校去念书,朱先生创立的白鹿书院正式宣告关闭,滋水县也筹建起第一所新式学校——初级师范学校,朱先生勉强受聘出任教务长。
看着两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儿子归来,白嘉轩好生喜欢,有这样两个槐树苗儿一样壮健的后人顶门立柱,白家几辈受尽了单传凄苦的祖先可以告慰于九泉之下了。
当晚,嘉轩手执蜡烛,把两个儿子领到门楼下,秉烛照亮了镌刻在门楼上的四个大字“耕读传家”
,又引着他们回到院庭,再次重温刻在两根明柱上的对联:耕织传家久,经书济世长。
白嘉轩问儿子:“记下了?”
两个儿子一齐回答:“记下了。”
白嘉轩又问:“明白不明白?”
两个儿子答:“明白。”
白嘉轩坐在厅房的桌子旁说:“明白了就好。
明日早起把旧衣裳换上,跟着你三伯到地里务庄稼去。”
两个孩子都顺从地答应了。
白嘉轩告诫说:“从今日起,再不要说人家到哪儿念书干什么事的话了。
各家有各家的活法。
咱家有咱家的活法儿。
咱只管按咱的活法儿做咱要做的事,不要看也不要说这家怎个样那家咋个样的话。”
白嘉轩随后进山去了一趟,和岳父商谈了让二儿子孝武来共同经营中药材收购铺店的事。
白家的后人已经成人,由岳父代管的局面应该尽快结束,孝武随后受命进山去了。
大儿子孝文留在家里。
白嘉轩经过长期观察和无数次对比认定,由孝文将来统领家事和继任族长是合法而且合适的。
两个孩子都是神态端庄,对一切人都彬彬有礼,不苟言笑,绝无放荡不羁的举止言语,明显地有别于一般乡村青年自由随便的样子。
但孝文比孝武更机敏,外表上更持重,处事更显练达。
白嘉轩把二儿子孝武打发进山以后,就带着礼物走进了媒人的院子。
他郑重提出过年时给孝文完婚的意图,让媒人去和女方的父母交涉。
女方比孝文大三岁,已经交上十九,父母早已着急,只是羞于面子不便催白家快娶。
因为是头一桩婚事,白嘉轩办得很认真,也很体面,特意杀了一头猪做席面。
婚后半个多月,饱尝口福的乡党还在回味无穷地谈说宴席的丰盛。
白嘉轩以族长的名义主持了儿子和儿媳进祠堂叩拜祖宗的仪式。
这种仪式要求白鹿两姓凡是已婚男女都来参加,新婚夫妇一方面叩拜已逝的列位先辈,另一方面还要叩拜活着的叔伯爷兄和婆婶嫂子们,并请他们接纳新的家族成员。
鹿三参加过无数次这种庄严隆重的仪式,万万料想不到他的黑娃引回来一个小婊子,入不得祠堂拜不得祖宗,也见不得父老乡亲的面。
他曾经讥笑过鹿子霖。
鹿子霖给大儿子兆鹏也是过年时完的婚。
早先三媒六证订下冷先生的大女儿,兆鹏突然不愿意了,赖在城里不回家。
鹿子霖赶到城里,一记耳光抽得兆鹏鼻口流血,苦丧着脸算是屈从了。
新婚头一夜,兆鹏拒食合欢馄饨,更不进新房睡觉,鹿子霖又一记耳光沾了一手血,把兆鹏打到新房里去了。
第三天进祠堂拜祖宗,兆鹏又不愿意去,还是鹿子霖的耳光把他煽到祠堂里去了。
完成了婚娶的一系列礼仪之后,鹿子霖说:“你现在愿滚到哪儿就滚到哪儿去!
你想死到哪儿就死到哪儿去!
你娃子记住:你屋里有个媳妇!”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