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处荒原也不会感到不适的人-《自省之书》

(第1页)

[德]叔本华

独居、媚俗这两者在知识面前都有其独特的说法,可目的是那么不同:前者的知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特,寂寞他毫不在意;后者马上发表声明只是为了摈弃多年的困苦,证明自己与别人并没有任何不同。

才华横溢之人,哪怕身处荒原,也不会感到任何不适。

他对知识的掌握足以让他没有任何身处险境而无法生存的包袱。

缺乏知识、一身俗气的人,即使身着华衣、门庭若市也不能消除心中的恐慌,而对自身,他也是愈加感到愚蠢是一个丢不开的包袱。

看起来,他不顾一切地消费、娱乐、交友,其实他的生活就是一个包袱。

耶稣不是说过吗,“愚人的生活比在地狱还糟”

叔本华(1788—1860):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、美学家。

生于但泽(今波兰格但斯克)一个银行家家庭。

1809年起在格丁根大学学医,后改学哲学。

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。

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,后因抨击黑格尔哲学败北而辞职。

其主要著作有《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》《自然界中的意志》《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》等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