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小波虽然比吉戎菲年长几岁,但他很会当官,和吉戎菲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错。
江南省所有的市级班子里,东涟市的党政一把手,是配合最好的。
省委书记此次是来调研组织人事制度改革,这是党管的部门,孟小波如果多说,就有喧宾夺主之嫌。
如果不说,又显得太不拿自己当领导了。
他简单地说了几句话,说得非常得体。
孟小波说,首先,他代表市政府,对赵书记以及马部长一行表示感谢和欢迎。
组织部搞的这次改革,他参与不是太多。
进行这个改革,是市委的决定,这是一件大事,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
这个改革如果能够成功,无论是对江南省还是对全国,都具有非常的意义。
他作为市委副书记,将全力支持并且积极推进这一改革。
显然因为时间不早了,吉戎菲并没有多说,只是将程序介绍了一下。
她说,这个改革方案,是组织部门六个同志花了大半年时间弄出来的,前后几易其稿。
上午的时间也不太多了,所以,她想,先由她谈一谈一些基本想法,然后大家吃饭。
下午由市委组织部课题组的同志,总体介绍这个方案。
更多的时间,将留给省里的同志提问,由市委组织部课题组的同志现场解答。
解释过后,她问赵德良,这样安排行不行?赵德良说,我和昭武同志一样,只带来了耳朵,你说了算。
吉戎菲再次说话之前,看了一眼唐小舟。
显然,她接下来说的话,将抢唐小舟的功劳,才不得不先看他一眼。
唐小舟自然要当无名英雄,所以不易觉察地点了点头。
吉戎菲说,从事党政工作和人事工作的同志,可能都有一个体会,那就是选拔干部的标准不好把握。
我们现在所用的那套工作方法,我想,很可能是我党早期革命的时候建立的。
那时候,这套方法很先进,很有作用。
大家参加革命,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让革命成功,只要革命能够成功,甚至不惜牺牲小我,成就大我。
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,每一位同志,都有充分的坦诚。
可到了今天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已经彻底改变了,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,也完全不一样了。
在这种形势下,仍然用以前的一套考察干部的办法,就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。
长期以来,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,难道我们的领导干部,真的不想任人唯贤,真的不想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?我看不是,而是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哪些人德才兼备,尤其重要一点,我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精确的选拔干部的程序。
如果有一套程序能够确切地衡量谁德才兼备,谁还差那么一点,我们选拔干部的时候,也完全按照这套程序进行,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了。
不仅不困扰我们,而且,还可以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。
为此,我看过很多书,也请教过很多人,慢慢形成了一个基本思路。
有了这个思路后,我做了一件事,分别从市和县组织部门抽调了六个人,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。
(第3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