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僵-《扪虱谈鬼录(修订版)》

(第1页)

没错,这里要说的“僵”

正是“僵尸”

,但之所以不在题目上标明,只是因为“僵尸”

一词实在过于含糊。

从广义上讲,那僵尸是极平常的东西,只要人死了,血液凝固,就会僵硬,成为僵尸,古书中上常说的“僵尸遍野”

、“僵尸如麻”

,便是此类,除了医学研究者,想必没有人会对这些有探讨的兴趣。

至于狭义的,则是那种可能连医学研究者都没兴趣的东西,却是此处要说的。

但这狭义的僵尸仍然是概念含糊,因为它本身就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“异物”

周作人在《文艺上的异物》一文中说:“在中国小说上出现的僵尸,计有两种。

一种是尸变,新死的人忽然‘感了实气’,起来作怪,常把活人弄死,所以他的性质是很凶残的。

一种是普通的僵尸,据说是久殡不葬的死人所化,性质也是凶残,又常被当作旱魃,能够阻止天雨,但是一方面又有恋爱事件的传说,性质上更带了点温暖的彩色了。

中国的僵尸故事大抵很能感染恐怖的情绪,舍意义而论技工,却是成功的了。”

知堂所说僵尸分两种,大抵本于纪昀,见于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:

僵尸有二:其一新死未敛者,忽跃起搏人;其一久葬不腐者,变形如魑魅,夜或出游,逢人即攫。

或曰“旱魃即此”

,莫能详也。

其实纪昀所说的第一种僵尸,是指人初死后的尸体僵硬,这种僵本来是正常现象,但个别的却不幸为邪物所乘,跳起来作怪。

好在作怪期间发生的一切,与尸主的灵魂并不相干。

这个尸主在生前可能是一个很善良甚至很崇高的人,而在“它”

折腾完别人再重新回到正常的僵卧状态之后,又依然是个规规矩矩的尸体,家属和生前好友照样要对他默哀致敬,甚至念上一篇漂亮的悼词。

也就是说,尸体的本主以及其灵魂对这场尸变的严重后果没有任何责任,连三七开都无须的。

这种东西之作怪不在于他的“僵”

,而在于僵后之“变”

而本文主要想说的是知堂讲的“第二种”

,但也不只是如他所说的“久殡不葬的死人所化”

,更多的是“久葬不腐”

的产物。

这种东西在笔记小说,同时也在民间,有它特定的称呼,就是一个字,“僵”

;但往往附上一个前缀,如“毛僵”

、“白僵”

之类,而这些东西如果作祟,则也称之为“走僵”

以上所述,就是本文题目只用一个“僵”

字的缘由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