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丧俗中最令人恐怖且令人费解的节目莫过于“避煞”
了。
从字面上看,避煞就是躲避凶煞。
但这凶煞却与常说的“凶神恶煞”
不同,它是一种特定的仅在人家有丧事时才出现的煞鬼。
避煞的“煞”
,又写作“杀”
,古代还称作“衰”
,后来则或叫作“眚”
,或叫作“殃”
。
但我总觉得这一切都是“丧”
字的音变。
即如有些地方便连称之为“煞殃”
,而煞、殃二音相合,正是个“丧”
字,所以周作人称绍兴的回煞作“回丧”
,却可能是最接近本义的了。
(见《自己的园地·回丧与买水》)又据周作人的乡前辈,清末人孙德祖的《寄龛四志·乙志》卷二,则云越人称“归煞”
为“转煞”
,而且特别注明,“煞”
字要读去声,这也可能是把“丧”
音迁就俗写而作“煞”
的折中。
而且“眚”
、“衰”
二字的读音,其实也是与“丧”
音很相近的。
更有某些地方煞神的神祃,上面就题为“飞伤”
、“伤”
。
如果这一猜测成立,那么这里的“煞神”
不妨就看作“丧神”
。
避煞之俗现在早已绝迹,但在此前的一两千年中却曾普及于南北诸地,可是由于它不载于丧礼,为缙绅先生所不道,便让人感到生疏了。
其实很多读者都是见过相关记载的,最常见的《浮生六记》中的《坎坷记愁》一篇,就对苏、扬一带的避煞有生动的记录:
云南神祃中的煞神之一。
回煞之期,俗传是日魂必随煞而归,故居中铺设一如生前,且须铺生前旧衣于床上,置旧鞋于床下,以待魂归瞻顾,吴下相传,谓之“收眼光”
。
延羽士作法,先召于床而后遣之,谓之“接眚”
。
邗江(即扬州)俗例,设酒肴于死者之室,一家尽出,谓之“避眚”
。
这里是说,到了回煞那天,死者的亡灵要随“煞”
一起回到故居,也就是说,煞与亡者之魂不是一物。
但这只是一方一时之说,这“煞”
之为物,有的就直说是新死的亡灵本身,而并非另有什么煞神和煞鬼。
还有的更为模糊其辞,好像那煞是一种凶恶的飞禽。
现在在云南民间的神祃中倒是还能找到一些煞神的形象,即是一种家禽模样的东西,面目有些狰狞,却很难让人相信,亡魂就是随着此物回来瞻顾旧居的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