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诺皋记2 诡幻之花 重现的镜子-《唐朝的黑夜:解读唐朝奇幻恐怖笔记《酉阳杂俎》》

(第1页)

在《酉阳杂俎》中,向你展现了一面这样的镜子:

荀讽者,善药性,好读道书,能言名理,樊晃尝给其絮帛。

有铁镜,径五寸余,鼻大如拳,言于道者处得,亦无他异,但数人同照,各自见其影,不见别人影。

在中国古代,镜子很早就出现了,当时的铜镜、铁镜基本上已能把人的模样照清楚了。

镜子是志怪笔记中的常客,不时地围绕着它出现怪异现象,如唐朝初年即有著名的传奇小说《古镜记》。

《酉阳杂俎》中记载了几则与镜子有关的故事,比如元和末年海陵人夏侯乙庭院前骤生百合花,大常花数倍,众人异之,在花下挖掘,得匣子十三层,每层装有一面铜镜,第七层的镜子甚为奇异:“光不蚀,照日光环一丈。”

而本故事说的是,有叫荀讽的,喜道家之术,樊晃敬重其人,曾赠送其锦绣帛。

樊晃是中唐初期诗人,在唐代宗时任润州刺史,最著名之处在于他是第一个收集和编辑杜甫诗集的人。

接着说荀讽,此人家中有面年代久远的铁镜,直径五寸多,据说是从得道者那里得到的,这面镜子的神奇之处在于:几个人一起照镜子,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,而看不到别人的影子。

在我们这个世界上,镜子是人类制造的用以复制自身的器具,具有特别性。

在文学家那里,镜子甚至是一种隐喻:是客体存在与主体感觉之间的介体。

法国“新小说”

主将罗布-格里耶甚至将自传命名为《重现的镜子》。

而现在,将一面神奇的来自唐朝的镜子展现在你面前,你会看到镜中怎么样的容颜?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