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见家语。
君子哉蘧伯玉!
邦有道,则仕;邦无道,则可卷而怀之。
"
伯玉出处,合于圣人之道,故曰君子。
卷,收也。
怀,藏也。
如于孙林父宁殖放弒之谋,不对而出,亦其事也。
杨氏曰:"
史鱼之直,未尽君子之道。
若蘧伯玉,然后可免于乱世。
若史鱼之如矢,则虽欲卷而怀之,有不可得也。
"
子曰:"
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
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
"
知,去声。
子曰:"
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"
志士,有志之士。
仁人,则成德之人也。
理当死而求生,则于其心有不安矣,是害其心之德也。
当死而死,则心安而德全矣。
程子曰:"
实理得之于心自别。
实理者,实见得是,实见得非也。
古人有捐躯陨命者,若不实见得,恶能如此?须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,生不安于死也。
故有杀身以成仁者,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。
"
子贡问为仁。
子曰:"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居是邦也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
"
贤以事言,仁以德言。
夫子尝谓子贡悦不若己者,故以是告之。
欲其有所严惮切磋以成其德也。
(第4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