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-《谢相》

(第1页)

宦官站起身后,往车前走了两步,面上带着惯有的笑意,朝刘藻望过来。

他的目光矍铄明亮,落在刘藻身上,像是在打量一件物品。

刘藻让他看得不舒服,宦官却是笑了一笑,道:“这便是卫太子之女了?”

说罢,又行礼:“见过皇孙。”

这一礼行得敷衍,面上无甚恭敬之色,连腰都没有弯下去。

刘藻知晓她虽是汉室血脉,却在出生前就已失势,甚至不如一名稍有些权势的小吏。

她没有出声,这名宦官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。

果然,宦官很快直起身来,又道:“皇太后等丞相与皇孙多时了。”

谢漪起身,一名内宦甚有眼色地走上前来搀扶。

谢漪就着他的搀扶下了地,又回过身来,欲搀扶刘藻。

搀人下车,往往是少者侍奉长者,卑者侍奉贵者。

四下宦者众多,本不必由她亲来行此事。

刘藻一入宫,就受冷遇,没想到谢漪会来搀她。

她怔了一下,忙将手搭到她的手心,由她搀着下了车。

谢漪的手心光滑,带着拒人于千里的凉意,与外祖母的干枯温暖全然不同。

刘藻落地,迟疑片刻,低声道了句:“多谢。”

谢漪收回手,转身面向宦官道:“中黄门前方引路。”

原来他是中黄门。

刘藻暗道。

但中黄门是一个多大的官职,她并不清楚。

中黄门道了声:“诺。”

目光在谢漪与刘藻之间一转,回身在前引路。

他转身那一瞬,刘藻看到挂在他嘴角的笑意敛了去,抿成一道苛刻的线。

前秦尚武,刑法严苛,且有吞灭六国之功,磅礴大气,古之未有。

始皇帝筑阿房宫,其富丽恢弘,前所未有。

汉承秦制,宫阙殿阁,建于高台之上,其势之高,如能摘星。

夜色朦胧,月如流水,长信殿飞檐斗拱,直入云霄。

刘藻紧随谢漪身旁,她们身后十余人,身前十余人,皆是提灯照路的宦官,护送二人拜见皇太后。

一行人自宫殿间穿梭而过。

刘藻幼时在掖庭的见闻早已记不清了,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致印象。

此时见宫禁之况,不免好奇。

她们绕过长信殿,往长信殿之后的另一座宫殿走去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