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-《成语故事寓言故事》

(第8页)

后来明帝委任范伯年为梁州刺史。

范伯年的话是用来标榜自己清廉的。

后来人们就用“廉泉让水”

比喻风土醇美。

两面三刀

《红楼梦》六十五回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:

贾琏偷偷娶了尤二姐的第二天,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走来请贾琏,说:“老爷那边紧等叫爷呢。

小的答应往舅老爷那边去了,小的连忙来请。”

贾琏走后,尤二姐便和兴儿拉起家常来了。

兴儿坐在炕沿下,一面喝酒吃菜,一面将荣府的事告诉尤老娘和尤二姐。

后来不知怎的扯到凤姐身上去了。

尤二姐听了笑道:“你背着她这么说她,将来背着我还不知道怎么说我呢!

我又差她一层儿了,越发有说的了。”

兴儿听了忙跪下求饶。

尤二姐笑道:“你这小猾贼儿,还不起来!

说句玩话儿,就吓的这个样儿。

你们做什么往这里来?我还要找你奶奶去呢。”

兴儿忙摇手道:“奶奶千万别去?我告诉奶奶:一辈子不见她才好呢!

‘嘴甜心苦,两面三刀’,上头笑着,脚底下就使绊子’,‘明是一盆火,暗是一把刀’。

他都占全了。

只怕三姨儿这张嘴还说不过他呢!

奶奶这么斯文善良的人,那里是他的对手。”

后来人们引用“两面三刀”

比喻耍两面手法,当面一套,背地一套。

流离失所

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

汉代有个薛广德,字长卿,沛郡人。

汉元帝时,任御史大夫。

有一次,他陪同皇帝出外打猎,元帝忘乎所以

,一连数日,不想停止。

薛广德心中十分焦急,为了恳求元帝迅速回宫处理朝政,便上书皇帝。

上书的开头说:“窃见关东困极,人民流离。

愿陛下亟反宫,思与民共忧乐。”

(意思是:我看见关东一带人民生活特别痛苦,很多人甚至流落他乡。

恳望大王早些回宫,考虑怎样与百姓同甘苦,共忧乐。

元帝认为薛广德的劝告是有道理的,便与光禄大夫张猛等一同回朝。

后来人们把“人民流离”

说成“流离失所”

,用来表示离开家乡,没有一定的住所和安身之地;常用来形容流落他乡,衣食无着,没有安身之处。


(第8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