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,他刚取代袁安为司徒。
他眼看着窦氏专权,窦宪兄弟残害百姓,便借出现日蚀的机会,利用和帝的迷信心理,秘密地向和帝上了一份奏章。
丁鸿在奏章中说:我听说太阳是君主的象征,月亮是臣下的象征。
出现日蚀,是因为作臣子的侵夺了君主的权力。
这一点,在周朝衰落的时候就已得到证明。
在春秋时期,出现过三十六次日蚀,国君被手下的大臣杀死的有三十二人。
其原因就是因为作臣子的权力太重。
现在大将军窦宪权力太大,上损君威,下悖人道,骄横跋扈,独断专行,而陛下却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。
所以老天
通过日蚀这种现象给予告戒,我们确实应该注意,以防止祸殃的发生。
如果您能亲自处理政事,把坏人坏事消灭于萌芽状态,那么,凶恶的祸源就会消除,吉祥的事情就会不断出现。
(原文是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销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)希望陛下从细小的地方入手,堵塞漏洞,消灭隐患,改政匡失,以顺天意。
和帝收到丁鸿的奏章,认为很有道理,过了十多天,便任命丁鸿为太尉兼管皇宫的警卫部队,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。
窦宪兄弟被迫自杀。
后来,人们便用“防微杜渐”
(杜渐防微)或“杜渐防萌”
,来形容在错误或坏事还未显著或刚刚发生时就加以制止,不让它发展。
负重致远
这个成语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。
三国时期,在襄阳地区有一个叫庞统的人,字士元。
此人博学多才,深通谋略,在当地声望极高,与诸葛孔明、司马德操齐名。
最初他受荐投奔孙权,孙权见他相貌丑陋,不肯重用。
后来,由于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,庞统前去投奔刘备,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。
公元210年,东吴大都督周瑜病故(当时庞统尚未投刘备),庞统送丧到会稽。
东吴很多人久慕其名,与其结交,当他吊唁完毕即将西归时,东吴名士陆勣(读jī绩)、顾劭(读shào绍)、全琮等人与他在昌门一起聚会话别。
彼此赤诚相见,无话不谈。
庞统乘着酒兴,对聚会的东吴人士一一加以品评,他说:“陆子(陆勣)好比一匹老马,有超逸的才能;顾子(顾劭)好比一头老牛,能吃苦耐劳,背驮沉载而行远道(原文是‘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’)。”
他又指着全琮说:“你好施慕名,虽然力差些,但也是当代难得的人才。”
事后,有人问庞统;“在你的眼里,是不是认为陆勣的才能比顾劭强?”
庞统说:“马儿虽好,但只能供一人乘坐,牛运载的岂止是一个人的重量?”
顾劭听到这些话,与庞统的关系更密切了。
后来,人们用“负重致远”
比喻能够担负重任。
负荆请罪
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。
战国时期,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,为赵国立下了很多战功,被拜为上卿。
蔺相如本来出身低微,后来因为出使秦国,勇敢机智地挫败了秦王想霸占赵国的宝玉——“和氏璧”
的阴谋,被封为上大夫。
不久,又在渑(读miǎn免)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,维护了赵王的尊严。
(第6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