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滴石穿
“水滴石穿”
出自宋代罗大经所作《鹤林玉器》卷十。
据《鹤林玉器》记载,在宋朝时,崇阳县有一个县令名叫张乖崖。
有一天,他看见一个管理钱库的库吏从钱库里出来,顺手拿了钱库一文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,便把那个库吏叫来查问,那个库吏爽快地承认那一文钱是钱库的,自以为这算不了什么。
张乖崖要打他,库吏还不服气。
于是,县令便提笔在案卷上批道:“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。
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意思是说:一天偷一文钱,看上去算不了什么,但一千天就是一千文,绳子虽然很钝,但是日子久了,也可以把木头锯断,水从上往下滴虽然没有多大力量,但时间长了也可以把顽石滴穿。
那个库吏还想狡辩,张乖崖一气之下便把这个库吏杀了。
后来,人们将“水滴石穿”
作为成语,原意
是指水不断下滴,可以把石头滴出洞来。
比喻虽然力量微小,但只要有恒心,坚持不懈地努力,天长日久就能获得成功。
双管齐下
北宋郭若虚的《图画见闻志》里,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:
唐朝时,在吴地(今江苏苏州一带)有一个著名的画家,叫张璪,字文通。
曾经做过检校祠部员外郎,后来一再降职,政治上很不得意。
但在绘画艺术方面却很有成就。
他擅长于画山水树石,在用墨方面很有研究。
特别是画松树,有着独到的功夫。
相传他在画松树时,能够一只手握两管笔,同时落墨作画,其中一管笔画树干或枯萎的树枝,另一枝笔画苍翠的树枝。
画出的松树,生动逼真,被当时的人们称为“神品”
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
后来,人们便将张璪这种用两管笔同时作画的情况称之为“双管齐下”
,并引以为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做某件事,同时采用两种有效的办法,也用来比喻人们为要达到某种目的,同时进行两种事情。
世外桃源
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末年大文学家陶渊明所作《桃花源记》。
东晋末年,政治腐败,社会动荡。
大文学家陶渊明深知广大人民厌恶战争,向往安定。
便在《桃花源记》中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、环境幽美、没有战祸、自得其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。
文章写道;
东晋太元年间,湖南武陵地方有一个渔人,由于贪恋景色,不知不觉来到了桃花园。
只见那里土地平坦、肥沃,一座座房屋整整齐齐,一簇簇桑树和竹林郁郁葱葱,田野的庄稼长势喜人,田间的小路四通八达,不时传来一阵鸡鸣狗叫之声,人们在地里辛勤耕作,孩子们在田头嘻笑玩耍,到处是一片和平宁静的气氛。
人们见到这个渔人,很是惊奇。
相谈之下,才知道他们的祖先是秦朝时躲避战乱来到这里的,他们安居乐业,与世隔绝,连秦朝到晋朝之间几次改朝换代也不知道。
后来,渔人回去将此事报告了太守。
当太守派人和他一起再来寻找这块“桃源”
时,已经迷失了方向,找不到了。
(第5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