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毛不拔
“一毛不拔”
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。
战国初期,有一个哲学家名叫杨朱,也被称为杨子或杨生。
据说他反对墨子的“兼爱”
和儒家的伦理思想,主张“贵生”
、“重己”
,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,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,也反对侵夺别人的东西。
当时,正处在“百家争鸣”
时期,各种学派并起,纷纷著书立说,阐述本派的思想,批驳别派的论点。
大思想家孟轲(即孟子)对杨朱的观点,就明确地持否定态度,他在《孟子·尽心上》中说:“杨子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
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”
他的意思是:杨子主张一切为自己,即使拔一根毫毛而造福于天下,他都不肯去做。
墨子主张兼爱,摩秃了头顶,走破了脚跟,只要对天下有利,他都去干。
后人根据“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”
这句话,引申出“一毛不拔”
,来形容某人十分自私、吝啬。
一决雌雄
“一决雌雄”
出自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
秦朝被推翻后,项羽与刘邦之间为争夺天下,连年征战,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。
成年可服兵役的人,苦于作战屯戍之事,年老体弱的人,则疲于军粮的水陆运输工作,皆是苦不堪言。
在这种情况下,项羽对刘邦说:“现在全国喧扰,不得安宁,主要是因为我们两个人互相斗来斗去。
我愿意与你挑战,决一个谁胜谁负,不要使天下的老百姓空受痛苦了!”
(原文是:‘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,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!
’)刘邦笑着说:“我宁愿与你斗志,不愿与你斗思。”
项羽想从实力出发,与刘邦决一胜负。
但刘邦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,巧妙地运用计谋,终于打败了项羽,夺取了天下。
后人从“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”
这句话引出“一决雌雄”
这句成语,意指决一胜负。
一衣带水
“一衣带水”
见于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。
南北朝末期,国家分裂,战争不断。
公元581年,杨坚取代北周称帝,国号隋,杨坚即为隋文帝。
隋朝与南朝陈国(皇帝为陈后主)隔着长江形成对峙局面。
当时隋文帝鉴于长期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,采取了一些比较开明的富民强国的政策。
而后主陈叔宝却和他的父亲陈宣帝一样,沉湎酒色,花费大量金钱和劳动人民的血汗,为自己大建宫室,生活极端奢侈,造成国空民穷,民不聊生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