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刘在道简单聊了几句,看来他对病情还是比较了解的,听说现在有大约二百多人在生病,还是出乎了慕容慧的意料。
这时候门外开始轰轰吵吵起来,一定是病人们听说郎中来了,都赶过来瞧病来了。
慕容慧也不敢怠慢,按着自己来时想好的步骤,吩咐刘在道说:“先去准备三口大些的锅来,在后院做三个大灶将锅放好,照我给你的这三个方子去抓了药来,还要多准备些干柴和水,好用来煎药。”
这几天病人看得多了,她对近效县这病已经心知肚明,救治的方法在车上就和上官柔商量好了的。
刘在道答应一声,接了方子出去准备去了。
慕容慧指挥着春兰、秋菊准备好一张桌子,又在桌子前后放上了几张椅子,一切准备妥当,吩咐她们先让十个人进来看病。
因为看病的人很多,小院里挤得满满的,大家都想先进来,外面就有些乱。
上官柔来到屋外,对大家说道:“大家不要挤,越挤看得越慢。
听我的,你们十个人先进来,后面的,下次就是你们十个人了。”
她的话并不高,但是院中的每一个人都听得很清楚,果然便不在乱动了。
在她的安排下,人们很快就平静下来,按顺序进屋了。
病瞧得很快,症状大多都是慕容慧瞧过的。
按着她的吩咐,看过的病人根据症状不同被分为了三堆,各自站到了一处,家在本地的或是本地有亲戚能够自理的,可以拿了药方回去抓药煎了自己服,家在外地又没钱看病的人,就只好在这里等着服药了。
还有几个人的病症与大家的不太一样,慕容慧安排他们到最后,单独给他们找时间瞧病。
刘在道和几个小伙子办事很快,药买来了,灶做好了,锅也装上了,在刘在道在指挥下,一个多时辰的时间,第一批三锅药就煎好了。
分站三处的人们按着慕容慧的吩咐来吃药了。
刘在道与几个帮忙的人都是本地人,县城里的情况可以说是一清二楚,便把几个想吃便宜药的人赶了出去。
吃过药的人在逐渐离开,一院子的人便慢慢地散去了。
这一场忙碌,直到下午院里的人才算走完,大家忙得都是满身大汗。
第一天忙过去,慕容慧和上官柔便很少操心这边的事了,她们更多是接待那些慕名而来的病人,这些人得的都是些疑难杂症,久治不愈的,不过到了慕容慧手里,却都是小菜一碟。
上官柔在一旁看得最为真切,心中赞叹,江湖第一神医的弟子,果然出手不凡。
刘在道带着几个小伙子煎了药给大家服过后,也就清闲下来。
这刘在道是个很好学的郎中,只是没有得到过明师的指点,医术浅薄得很,现在遇到这千载难逢的机会,他怎能错过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