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老天爷中国的天的一个综合观察-《中国命研究一版一印》

(第1页)

中国文字有一个大缺点,就是许许多多的词汇,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。

许许多多的词汇,它们的意义变化无定,一会儿是这,一会儿又是那,好像是个变形虫阿米巴(ameba)。

所以,要了解这些词汇究竟指的是什么,必须借助于高明的方法与解说。

以中国人对“天”

的思想来看,中国人分别表现在“天”

“帝”

“上帝”

等词汇上面,我们必须对这些词汇做一番排比与归纳,才能体会出它们的真义。

例如《诗经》《书经》中“天”

“帝”

“上帝”

的出现次数高达四百二十一次,可见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,值得仔细地探讨。

探讨的方式之一,就是先尽量给这些词汇予以范围、予以确定,以先求得它们的真义。

在没求得它们的真义以前,胡乱使用这些词汇,很容易进入一团迷雾里,对中国思想的了解,也就“可怜无补费精神”

了。

所以,能掌握住高明的方法与解说,才能掌握这乱成一团的中国思想,才能从迷雾里走出来,做光明的导向。

“神性”

的“天”

中国人对上天的看法,一开始是很模糊的,常用的字眼是“天”

“帝”

“上帝”

但这种“天”

“帝”

“上帝”

,到底指的是什么呢?当然不是耶和华那种上帝(虽然现代的华洋教棍们常常附会说:“中国古籍中的上帝就是耶和华。”

),因为耶和华这种上帝是比较明显的,中国人的上帝最初却没有耶和华那样明显的具象。

虽然具象不明显,但仍可看出他的“神性”

意味、人格性的意味。

《诗经》《书经》里说“敬天之怒”

“逢天惮怒”

“畏天之威”

“唯恭行天之罚”

“天命靡常”

“天命匪解”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