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在东北-《诸天从僵约开始融合万物笔趣阁》

(第1页)

画面一转。

1934年至1936年三年间,日伪军仅在通化地区就烧毁民房1.4万间,废弃耕地33万亩,将1.2万户居民赶入“集团部落”

(当时农民称之为“归大屯”

)。

“集团部落”

,就是把散居各地的人家强行集中一处,一个“部落”

通常为百户左右,也有更多的,最少不低于50户。

周围筑两丈左右高的围墙,四角建炮楼,墙外挖壕沟,拉上铁丝网。

“部落”

内除由青壮年组成“自卫团”

,还驻扎警备队,有的是伪军,有的是日军。

选址都是交通便利处,并修筑警备道,有警备电话,与县城和附近“部落”

连通,一处遭袭,别处即来增援。

平时进出搜查,粮食、盐、布匹等等,凡是“抗联”

需要的一切,严禁带出“部落”

人还要登记,叫“挂号”

来客人要“挂号”

,串亲戚要“挂号”

,不“挂号”

就会被视为“通匪”

来客人要有“居留证”

,串亲戚得办“行路证”

,上山打柴,下河抓鱼,都得有证,连到河边挑水也得有个火印木牌。

1933年春,“集团部落”

先在吉林省磐石县试行,之后陆续在包括热河省的东北四省推行,1938年基本完毕。

用当年“抗联”

文件中的话讲,“遍地的集团部落。

可“遍地的集团部落”

后,根据地、游击区成了无人区,“抗联”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