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tay fit如何拥有自律的人生 导言-《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在网站阅读》

(第1页)

缺乏自律,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呢?

根据美国医学会(AMA)2004年的一项统计,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给800万美国成年患者造成的收入损失,每年超过770亿美元,比毒品和酗酒更严重。

而这项研究还只是针对被判定为心理障碍的成年人,如果算上一般所谓的“缺乏自律”

的人群,损失更是难以想象。

的确,生活中最让我们沮丧和痛苦的,往往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,而是减不了肥、起不来床、不能专注学习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失控的小事,也就是“管不住自己”

更可怕的是,缺乏自控力带来的沮丧,会进一步产生逃避行为,而这种逃避行为本身,又会引发新一轮的沮丧,陷入“焦虑引发焦虑”

,越来越讨厌自己的恶性循环。

所以,当我们说到成功者的共同品质时,第一反应,往往都是“自律”

然而,对于自律,存在很多误区。

最常见的有两个:1.自律是成功的原因。

2.自律,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。

前者的问题,是因果倒置。

自律是一系列正确自我规划的结果。

也就是说,并不是先自律,才能做正确的事;而是先做正确的事,才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。

如果指望自己凭空先有“自律”

这项意志品质,然后再来启动相应行为,你就会永远停留在空想阶段。

后者的问题,则是把“自律”

和“他律”

混淆在一起,希望像驯兽师靠皮鞭和食物来训练狮子钻火圈一样,靠惩罚和激励来自己驯服自己。

然而首先,皮鞭在你自己手里,不管决心有多大,对自己下狠手毕竟是比较困难的。

其次,人的意志力总会松懈,特别是在那些需要持之以恒的事上,稍不留神,瞬间就会被打回原形。

就好比减肥,坚持了24个小时,结果放松5分钟,吃个蛋糕,一切彻底白费。

所以,“小学问”

要教你的自我管理技巧,不是怎样励志,而是积极心态的科学建构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