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朵原来是一种兵器-《竟然是这个意思》

(第1页)

今天口语中的“骨朵”

一词,专指花蕾,比如形容花儿盛开的样子,就说“一个花骨朵连着一个花骨朵”

但是鲜为人知的是,“骨朵”

竟然是古代的一种兵器!

“骨朵”

这种兵器为铁或硬木制成,长棒的顶端安装有石质或金属的头,头呈圆形、蒜头形、蒺藜形等多种,后来用作仪仗的时候固定为瓜形,因此俗称金瓜。

宋人吴处厚所著《青箱杂记》中载:“昔徐温子知训在广陵,作红漆柄骨朵,选牙队百余人,执以前导,谓之朱蒜。”

徐温是五代时人,因此这是文献中关于“骨朵”

的最早记载,而且徐温之子徐知训所作的“红漆柄骨朵”

显然是蒜头形的,故称“朱蒜”

据《辽史·刑法志》记载,当时的杖刑中有“铁骨朵之法”

,杖五或七下。

这是把“骨朵”

当作刑杖使用了。

宋代以后不再用作兵器和刑杖,只供仪仗之用。

据北宋著名文学家宋祁《宋景文公笔记》载:“国朝有骨朵子直,卫士之亲近者。”

可见“骨朵”

已经退化为禁卫的仪仗了;执“骨朵”

的禁卫称作“骨朵子直”

,“直”

是当值之意。

至于“骨朵”

的得名,《宋景文公笔记》载:“关中人谓腹大者为‘胍’,上孤下都。

俗因谓杖头大者亦为‘胍’,后讹为‘骨朵’。”

“骨朵”

及其各种同音词是汉语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,学者们聚讼纷纭,迄今尚无定论,兹不赘述。

不过用作花蕾讲的“骨朵”

一词,倒是非常符合“骨朵”

兵器的特征:花茎似棒身(支撑的“骨”

),花蕊似蒜头或瓜形(盛开的“朵”

)。

“骨朵”

大约从明代起开始当花蕾讲。

《西游记》第四十九回中,妖邪道:“这不是打银之锤,你看,九瓣攒成花骨朵,一竿虚孔万年青。

原来不比凡间物,出处还从仙苑名。”

此妖邪用的锤其实仍是作为兵器的“骨朵”

的形状,不过这时已经有“花骨朵”

的称谓了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