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绿色书-《孙犁散文乡里旧闻》

(第1页)

我自幼喜欢植物,不喜欢动物。

进入学校,也是对植物学有兴趣。

在我的藏书中,有不少是关于植物的书,如《群芳谱》、《广群芳谱》、《花镜》、《花经》。

其中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,是一部大著作;它的姊妹篇,是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都是图,白描工笔,比看植物标本,还有味道,就不用说照片了。

我喜欢植物,和我的生活经历有关:我幼年在农村庄稼地里度过,后来又在山林中游击八年。

那时,农村的树木很多,村边,房后,农民都栽树。

旧戏有段念白:看前边,黑压压,雾沉沉,不是村庄,便是庙宇。

最能形容过去农村树木繁盛的景象。

幼年时,我只有看见农民种植树木、修剪树木的印象,没有看见有人砍伐树木的印象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

以后,我曾亲眼看到一个花园式庭院毁灭的经过:先是私人,为了私利,把院中名贵的、高大的花木砍伐了;然后是公家,为了方便,把假山、小河,夷为平地,抹上洋灰,使它寸草不生,成了停车场。

在“干校”

劳动时,那里是个农场,却看不到一棵成材的树。

村边有一棵孤零零的小柳树,我整天为它的前途担心,结果,长到茶杯粗,夜里就叫人砍去,拴栅栏门了。

我的家乡,也不再是村村杨柳围绕,一眼望去,赤地千里,成了无遮拦的光杆村庄。

这是怎么回事?有人说,这是素质不高;有人说,这是道德欠缺;有人说是因没有文化;有人说是因为穷。

当然,这都是前些年的事,现在的景象如何,我不得而知,因为我已经很久不出门了。

但从楼上往下看,还到处是揪下的柳枝、踏平的草地。

藤萝种了多年,爬不到架上去,蔷薇本来长得很好,不知为什么,又被住户铲去了。

有人说这是管理不善;有人说这是法制观念淡薄;有人说,如果是私人的,就不会是这样了。

这问题更难说清楚了。

我不知道,我过去走过的山坡、山道,现在的情景如何,恐怕也有很大变化吧!泉水还那样清吗?果子还那样甜吗?花儿还那样红吗?见不到了,也不想再去打游击了。

闭门读书吧。

这些植物书,特别是其中的各种植物图,的确给老年人,增添无限安静的感觉。

(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二日清晨)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