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之名-《君子之道余秋雨》

(第1页)

一、君子自杀

照理,君子不应该自杀。

因为孔子曾经提出过非常明确的要求:“君子不忧不惧。”

(《论语·颜渊》)

但是,纵观历史,君子自杀的事例还是不少。

显然,他们还是有忧有惧。

不仅有,而且很大,才会付出生命的代价。

那么,究竟是什么东西,使本该无所忧惧的君子害怕了呢?王充在《论衡》里作出了一个结论:

君子不畏虎,独畏谗夫之口。

《论衡·言毒》

谗夫,是指毁谤者。

这个“谗”

字,居然比猛虎还要可怕,因此,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百倍注意。

有人把它解释为谣言,那就轻了。

谣言虽然不好,但不见得会对某个人造成实际伤害;“谗”

就不同了,必定以伤害为目的。

其中,还必然包括挑拨离间、花言巧语、添油加醋、栽赃诬陷、指鹿为马、上纲上线等手段,而且锲而不舍、死缠烂打、无休无止、上下其手,直到把被伤害者的名誉彻底摧毁。

如果不是这样,就不叫谗夫。

谗夫的攻击目标,是君子的名誉。

君子自杀的原因,是名誉的失去。

因此,在名誉问题上,谗夫就是屠夫。

一切的核心,是名誉。

名誉,也可称为名声、名望、名节。

在古代,常常以一个“名”

字来统称,大致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的正面评价和良好影响。

在很多君子心目中,这是一个人的第二生命。

甚至,是第一生命。

看成是第二生命的,因谗而怒,拔剑而起;看成是第一生命的,因谗而死,拔剑自刎。

名,不是物质,不是金钱,不是地位,不是任何可触可摸的东西。

但是,善良的目光看着它,邪恶的目光也看着它;小人的目光看着它,君子的目光也看着它。

一切狞笑、谋划、眼泪、叹息都围绕着它。

它使生命高大,又使生命脆弱;它使生命不朽,又使生命速逝。

名啊,名……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